去苹果化的富士康,能摆脱代工的命运吗?

时间:2020-07-17 09:20:37       来源:今日头条 树马界

从第一代iPhone和第一代iPad开始,富士康俨然就是苹果的“御用工厂”。2007年,富士康为苹果生产了第一部iPhone。此后随着苹果的一飞冲天,富士康也成为了全球最大的代工工厂。

不过,随着合作的深入,双方也开始变得没有“安全感”。对苹果而言,过度依赖富士康会使自己的供应链受到冲击,比如此前富士康连续发生的工厂问题就冲击到了其产品的正常供应;而对于富士康,太依赖苹果,营收也存在很大的风险,比如2013年初受苹果订单缩减的影响,公司当年第一季度收入下降了19%。

于是,近几年,富士康和苹果都在谋划着别的“出路”。

一方面,苹果正逐步降低对富士康的依赖。巅峰时期,iPhone产量的90%都来自富士康,而现在,这个数字变成约67%。2013年,苹果把生产iPad Mini的订单交给了富士康的对手和硕。如今,和硕一跃成为了苹果次要制造商,还被称为下一个“富士康”。

另一方面,富士康也在努力地去苹果化。此前,富士康在内地已经开发了一些新的客户,比如拿下乐视智能电视的代工订单,为小米、华为智能手机代工等。尤其是与小米的合作,被认为是富士康摆脱苹果的关键举措。

小米手机的迅速崛起,给富士康带来了新的生机。从2011年下半年上市后的几十万台销量,到现在每年出货量数千万,小米已成为智能手机市场的重要一员,随之也变成了富士康在全球仅次于苹果的第二大客户。如果富士康能够提早布局,抓住更多像“小米”这样的明星公司,或许就不会再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焦虑了。

但是,富士康的这些努力只是在让自己的代工模式变得更加多元化而已,归根结底它还是一个代工工厂,实质改变并不大。事实上,在代工领域,富士康已经做得足够大了,要想持续维持高增长已变得困难。巴拉特就曾表示“富士康在代工这一领域的市场份额已经最大化”。

因此,对于这家公司而言,除了去苹果化,更关键的是要摆脱代工的宿命。

发展到今天,代工已是一个利润极为微薄的商业模式。即使富士康现在是全球规模最大、最成功的代工企业,但随着电脑和智能手机增速的放缓,以及中国廉价劳动力的红利逐渐消失,可以预见,未来国内代工企业处境只会更加艰难。

对富士康来说,摆脱代工命运,实现由“制造”到“智造”的转型是目前很迫切的事。

事实上,公司已经开始了在这方面尝试。2013年,富士康新任主席童文欣宣布,富士康将改名为 “富智康集团”,就是想改变过去富士康给人低阶代工的印象。

同时,富士康也在布局电商。今年3月,公司上线了自己的电商平台“富连网”,在上面出售自己生产的以及其他品牌的消费电子产品。主打3C数码产品的富连网计划要在三年内超过京东的销售额。

此外,富士康开始进军机器人行业。今年6月,富士康联合阿里巴巴在日本宣布,向软银旗下的一家机器人控股子公司战略注资14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7.32亿元),富士康将持有其20%股份。有数据显示,未来十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需求年增长率将达到25%以上,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富士康希望凭借多年来在制造业积累的经验能够在下一个风口来临时抓住机会。

不过,代工翻身做“主人”,先要占有核心技术。而这一点,将是代工起家的富士康未来在转型路上无法避开的考验。

关键词: 富士康的苹果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