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10月以来,“骑行”成为热门的旅行方式。马蜂窝旅行玩乐大数据显示,10月以来各地“骑行”相关搜索热度平均涨幅超100%。伴随骑行的走热,今年不少车行的销量也随之上涨。有骑友表示,花费数万元到20万元升级骑行装备,在骑行圈早已不罕见,甚至购买一些热门款自行车要等上半年到一年。如今户外骑行的火热也让不少旅游企业看到了商机,扎堆涌入骑行市场掘金。
骑友:花费几万购车不在少数
阳光明媚、秋高气爽,骑上自己心爱的座驾去赏秋是一件沁人心脾的事情。“现在的天气正适合骑行,我基本每天晚上都会骑上50-60公里,多以训练为目的。”骑行爱好者图图正穿戴好装备,准备开始今天的征程。
而像图图一样热爱骑行的人并不在少数。北京商报记者观察到,在大运河畔、城区风景优美的道路上、通往郊区的道路上,总有不同的车队相继驶过,大家结伴而行,互相激励。
“我们一般都会选择参加团体活动,与众多爱好者组团一起骑行,互相交流经验。平日晚上一起跑公路,周末去爬山。有时候偶遇过后便是相识。”图图兴奋地说道,“而到了冬天,我的训练就会改为骑行台以及室内综合训练。”
当下骑行愈发成为人们青睐的出行方式,此时就会有部分爱好者“重金”购买相关装备。图图还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我的自行车最早是从官方订购的,当时花费了19800元,随着自己对于骑行的要求越来越高,后来又选配了包括座包、车把以及专业的后拨导轮等适合自己身高、舒适感的一些配件,包括一些厂家赞助的近万元的专业骑行装备,前前后后投入了6万元左右。”
另一名骑行爱好者张侠也表示,因为自己十分热爱骑行,因此在装备上花费了数万元用于改装升级。“其实,我的车还不算最贵的,花费几万元购车的骑友也不在少数,甚至在骑行圈里还有骑友花费20多万元购买骑行自行车及装备。”图图还说道。
“我们骑行爱好者也会有自己的交流群,经常快到周末了,群里会发布一些骑行地点,有时候也会提前组队骑行,骑友们也经常会在群里交流骑行装备等等。”骑行爱好者齐先生说道。
车行:部分订单排到明年底
近年来,随着参与到骑行当中的人越来越多,一些公路车、山地自行车的销量也在大幅上涨。
捷安特望京店店长李旭良表示:“自疫情之后自行车以及装备的销量就一直在增长,尤其今年的销量格外好,相比去年增长了30%左右。”
同样的情况还不止一家车行。TREK骑行概念店回龙观店店长锦鲤也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近年来我们店销量增长的幅度一年比一年大,今年更为明显,甚至有些款式的自行车经常断货,目前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底。”
针对不同价位自行车的销售情况,锦鲤还说道:“自行车会根据涂装、变速、轮组的等级等进行定价,所以会有不同价位、不同性能的车售卖。2万-3万元这个价位区间的自行车卖得比较火,配置更适合新手。而顶级的自行车在9万-11万元左右,这个价位的车也卖得很多,会有不少客户有相应的需求。”
不仅仅是车行,骑行这股“风”也吹到了户外运动品牌。迪卡侬媒体事务总监赵洁告诉北京商报记者:“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今年我们的自行车运动产品销售情况整体呈向上趋势,部分车型涨幅在50%以上。其中高端车和适合通勤类型的车款都比较受欢迎,童车尤其火爆。”
在业内人士看来,骑行不仅是一种健康的运动方式,更是一种旅行方式,而此时的骑行正掀起一股热潮,使不少商家受益。
旅企:切入市场蹭热度
随着骑行的逐渐“出圈”,围绕着“骑行经济”,不少旅游企业也嗅到商机,纷纷进入市场掘金。
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2-2023年全球及中国自行车产业运行监测与消费需求调查研究报告》,2021年中国自行车市场规模为1940.7亿元,预计2022年自行车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此后将保持平稳增速,2027年预计可达2657.7亿元。可见,骑行市场的发展潜力十分可观。
行者慧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骑聚社TOMA骑游创始人李龙海表示:“深度游、文化游以及旅游的碎片化是未来旅游发展的趋势。去年5月,我们在进行本地游的创新时发现借助助力自行车开展骑游是可行的,之后便推出了众多公益性质以及非公益性质的骑游产品。消费者对于骑游也是非常感兴趣,中轴线、红色骑游等骑游线路的报名人数比较多。”
北京商报记者还从途牛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途牛推出的 “酒店+景区门票”的打包产品中,包含骑行的产品在秋季热度会更高一些。
资深旅游专家王兴斌认为,由于疫情的影响,使得骑行更加流行。而骑行本身就是一种健身和观光相结合的出行方式,具有自主性、自由性,符合人们现在个性发展的要求。此外,交通设施的改善也为骑行的推广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
“从长远来讲,骑行可能会成为近距离旅游的一个重要方式,相关部门应该把骑行作为重点来加强建设和管理,包括进一步完善停车场、休闲场所以及自行车修理等服务设施。可以预料,未来骑行出游将成为我国非常重要的大众化、自主化的旅游方式,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不光是年轻人、中年人,甚至包括有条件的老年人,也都会采取这种方式出游。” 王兴斌还谈道。(北京商报记者 吴其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