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温州市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公布了《2021年温州市国民体质监测服务工作报告》。《报告》中显示,2021年,我市市民体质健康整体水平较2020年略有上升,市民体重超重和肥胖状况有所改善,体重超重人数和肥胖人数占比均有小幅下降,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指标均有提升。从监测人群的数据中能得出怎样的结论?国民体质监测有哪些重要意义?记者就此采访了温州医科大学体育科学部副主任刘海平教授及部分参加国民体质监测的市民代表。
整体健康指标向好
可增力量素质练习
刘海平教授介绍,本次发布的体质监测报告虽然未按照国家五年一次的国民体质监测要求抽样,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部分人群的健康状况。
2021年度,温州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为2806名市民(男性1374名,女性1432名)进行了国民体质监测服务,测试内容主要包括:身体形态指标(身高、体重)、身体机能指标(肺活量、台阶指数)、身体素质指标(力量、柔韧、平衡、反应时等)。
抽样监测数据显示,20~75岁市民体质健康监测指标达到“合格”等级以上(合格率)的人数比例为97.2%,比2020年上升了0.2%,其中男性体质健康合格率下降0.8%,女性提高1.7%。市民体重超重和肥胖状况有所改善,体重超重人数和肥胖人数占比分别为8%和8.2%,与2020年度相比分别下降0.6%和0.8%。市民肺活量、台阶指数指标达到中等以上的人群占比为69.2%、68.8%,与2020年度相比增加了0.5%、5.9%,间接反映心脏功能的台阶指数增幅较大。此外,市民各项力量素质指标均有所提升,握力、纵跳、仰卧起坐、俯卧撑、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腿站立等指标均有上升,但反应时指标下降达4.7%。
通过数据分析,刘教授认为,去年市民整体体质健康水平基本平稳,略有上升。值得注意的是,身体素质指标中的握力数据偏低,且最近连续三年都显示低下;柔韧素质和平衡素质都有所提升,但还是低,达到中等以上人群占比才59.2%,反应素质下降大。刘教授介绍,从抽样数据来看,市民体育健身中慢跑、骑车、爬山、游泳等有氧耐力训练比较多,他建议锻炼方式应该多样化,除有氧耐力的练习外,力量素质和柔韧素质的练习也要适当增加,尤其是上肢握力需要加强。“每周两三次的力量素质训练,尤其要练上肢力量,可以分几组进行,随着力量增强,强度和频率逐步递增。可以练习俯卧撑和器械,器械包括拉力器、握力器、单双杠等,通过力量素质加有氧练习,能够全面改善我们的身体素质,预防慢性代谢性疾病,肯定比纯有氧练习效果更明显。”刘教授说。
至于体重超重和肥胖比例稍稍下降,刘教授分析,趋势是下降了,只是下降幅度不大,为0.6%。是303家百姓健身房遍布温州各地,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社会力量办体育改革的红利,使得市民可以参加有规律性、有目的性的体育活动,体能消耗增加,体重肥胖人数相对减少。
免费体质监测惠民
政协委员提案推广
位于市区九山河边的温州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常年对温州市民开放,免费开展国民体质监测服务。市民在这里经过一系列测试后,会生成一份体质分析报告单,专家根据测试结果给开出“运动处方”,指导市民科学健身,每年有许多市民享受到此项福利。
自从2013年单位第一次组织去做国民体质测试后,今年60岁的瞿女士坚持每年做一次。她回忆,2013年,她第一次知道体脂比的概念,专家让她要注意吃、正确练;她还测了骨密度和柔韧性等,专家指导她如何锻炼心肺功能,防止肌肉流失。“我现在退休了,一直在坚持瑜伽锻炼身体,每年都去国民体质监测中心测试,不仅免费,而且工作人员服务耐心细致,真的很好,我这几年还带家人过去一起测。”
今年39岁的潘林昶是市政协委员,也是一名体育运动爱好者。2018年9月的一天,他在温州体育中心跑步锻炼时,偶然遇到温州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在现场组织体质测试。经过测试,潘林昶得知了自己的运动机能和肌肉、脂肪等比率,现场工作人员有针对性地给他开出“运动处方”。他马上为自己制定了一份减脂训练计划,坚持半年后,减脂成功让他的身材更有线条感,人也更加英武帅气。
“我自己就是国民体质监测的受益者,我想,这样一项公益福利应该让更多人享受到。”2019年,潘林昶撰写提交了《关于加强我市国民体质监测普及的提案》,提出要依托现有的百姓健身房、体育综合体以及其他体育场馆和体检医疗机构合理布点,在各县(市、区)增设固定监测点,增加投入监测设备仪器,解决上门监测的供需矛盾。该提案得到了提案办理单位的重视和采纳。今年的市“两会”即将召开,潘林昶说,他打算进一步就体医融合、体质监测与医疗体检融为一体等方面撰写提案,让更多市民跟他一样获得科学健身指导,实现“体育让生活更美好”的目标。
让体质监测进社区
引入社会力量参与
如何发挥国民体质监测的作用,让更多老百姓从中受益?
刘教授表示,“健康中国”背景下,体医融合是慢性病防治的一种新理念新模式。当前,全国各地正在推进体医融合实践,体医融合干预慢性病有“社区体质监测中心”“政府与市场相结合”“运动处方门诊”等模式。目前,温州市区全年对外开放的只有国民体质监测中心一个点,监测点偏少。
“体育和医疗要融合起来,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就是很好的一个体医融合的点。如果体质监测能推广到社区,每个社区都有一个监测点,同时监测的结果能有一些专业人士解读,这样的话,体医融合干预慢性病的模式就能实实在在让老百姓受益。所以,我认为体质监测要从社区铺开,改变市区体质监测点偏少的现状。”刘教授说。
温州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中心虽然积极主动为市民开展体质测试、运动能力评定,提供运动健身科学指导的公益服务,定期组织开展科学健身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服务活动,但目前全市的体质监测点太少,各县(市、区)体育部门虽然都设有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受疫情等方面影响,并没有全年对外开放。
我市于2018年11月在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挂牌成立“温州市运动医学中心”。我市的国民体质测试相关项目已被正式纳入居民医疗体检中。目前,“浙里办”APP已经在体育公共服务专栏开通线上预约通道,通过“查体测报告”模块可以在全市开放的监测点进行预约。
该负责人说:“我们正在着手推动全市现有国民体质监测点的对外开放,并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模式增设体质监测点和运动健身指导站,让体质监测向社区、乡村、企业等方面延伸铺开,让更多百姓参与体质监测,更好地推动温州全民健身事业科学发展。”
原标题:2021年温州市国民体质监测服务工作报告出炉 市民超重和肥胖状况有所改善
记者魏华
实习生屈天真/文
韩驰/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