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IT >

这群特殊的孩子们建议:斑马线前增设“语音播报” 公交车里要有“文字报站”

时间:2022-03-24 09:13:40       来源:温州日报 

在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老师用手语和学生交流生活中遇到的“友好”与“不友好”。刘伟摄

建设儿童友好城市,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有什么需求?日前,记者带着《温州建设儿童友好城市调查问卷》来到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与这里的孩子一起寻找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友好”与“不友好”。这群孩子中,有人视力不佳,有人听力障碍,有人腿脚不便,还有的孩子“来自星星”。

温州建设友好城市,他们有什么期盼与建议?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老师、陪读家长打开了话匣子,讲述了很多生活中容易被忽略的细节。他们说,“儿童友好”一个都不能少。

公共交通

能否语音、文字“双报站”

无论是乘坐公交,还是动车、轻轨,对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来说难度都不小。学校七年级的小白(化名)患有弱视,每次出门乘坐公交,他都要使劲凑到站牌前。小白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字太小了,看不清。”

小白模模糊糊还能看得到物影,坐前排的一个女生则视力接近全盲。她给记者讲述了生活中遇到的“不友好”。小姑娘说,路上的盲道经常被占,有次她拿着盲杖走在一条盲道上,结果被一个垃圾桶绊倒差点跌进垃圾堆。这一次的经历让她很害怕单独出门,尤其是过斑马线时,红绿灯的转换没有语音提示常让她不知所措。

“对眼盲孩子来说,出行的不便非常突出”,正在上课的老师告诉记者,班上的学生几乎都遇到盲道被占的情况。还有就是乘坐公共交通,视力缺陷的孩子等车看站牌有难度,他们迫切希望公共交通如斑马线、车站等设置语音和文字“双报站”,感受到城市无处不在的友好气息。

公共服务

能否增加简单的手语交流

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里,还有一群特别可爱的孩子,他们眼明心亮,渴望与社会交流。但是他们与人交流的方式不同,只有学会简单的手语才能与他们进行沟通。

在聋哑儿童的班级里,借助上课老师的手语翻译,记者简单地询问了孩子们几个问题。他们回答说,虽然听不见外面的声音,但是非常渴望走到人群中,如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孩子们还说:“这些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如果会简单的手语交流就好了。”

这个班里的孩子,很多是初中生,站起来也跟父母差不多身高。无论是父母还是学校老师,都希望他们能融入社会,与正常孩子一样生活。可孩子们却说,公交车上只有语音报站,听不见声音的他们好多次都错过站头;到旅游景点,找不到会手语的导游,只能拿着宣传手册干着急;去银行、医院等公共场所咨询业务,双方靠纸笔交流,费时间还常常解释不清楚。

他们希望,公共服务场所的工作人员要学习简单的手语或者增加手语翻译软件。温州建设儿童友好城市,还要听听不同年龄段,不同需求孩子的建议,让儿童友好落实到“实处”。

儿童友好

请多站在“弱势”儿童的角度看

《温州市建设儿童友好城市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中提到,温州要重点围绕国家“五大友好”方面实现新突破。尤其是在儿童权利友好方面,重点要完善普惠型儿童福利体系,加强特殊困境儿童分类保障,提高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水平,构建儿童参与长效工作机制。

这就意味着,温州建设儿童友好城市不仅要站在儿童视角,更需要站在“弱势”儿童角度,保障每一个孩子的平等权利,让每个孩子都感觉到被“友好对待”。采访中,记者根据《温州建设儿童友好城市调查问卷》,还向学校里的老师、陪读家长们做了问卷调查。他们心中有最朴实的心愿,建设更多“无障碍校园”,培养儿童的平等观念,给残疾儿童融入正常社会生活提供与其他孩子一样的环境。他们说,温州建设儿童友好城市,要考虑到流动儿童、残疾儿童、自闭症等特殊儿童的需求,要对每一个儿童友好,致力于为他们的成长创造友好的环境。

原标题:建设儿童友好城市,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有建议——斑马线前增设“语音播报”公交车里要有“文字报站”

记者:夏婕妤实习生刘洁瑜

关键词: 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公共交通 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