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停车难是城市众多有车一族都需要面对的问题。日前,温都全媒体面向市民公开征集的“两会热点话题”,其中“如何解决停车难问题”一事广受市民关注,票选总数位居前十。
有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温州市区(除洞头外)机动车累计保有量为88.41万辆,总车位近63.32万个,总缺口达25.09万个。不难看出,停车需求与停车供给之间的不平衡是造成城市停车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那么,如何“对症下药”?《热点问两会》栏目就此展开调查,并邀请市人大代表谈看法、提建议。
东瓯智库车位紧缺,存在长期占用停车位等不文明行为
在市区东瓯智库创意产业园美好公寓附近,一条并不宽敞的道路两侧,停满了轿车,而相应位置上并未施划停车位。
“这些车大部分都是附近小区的人停的,有的一停就是一天或更久。”朱女士是东瓯智库创意产业园内一商铺业主,对该区域目前的停车状况颇有微词。她说,因为周边停车位不足且没有违停抄告,附近的住户便“有恃无恐”地将车辆停放在道路两侧,长期占用公共区域,此番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包括她在内的众多店铺的正常经营和客户出入。
此外,部分商户的不文明行为,也加深了该区域的停车困难程度。在花源路28弄北首位置,有20余个划定的公共停车位,其中多个被人为地故意摆放上了盆栽、石头、共享单车、电动车等物。在走访期间,有多辆车从花源路驶入,但都因停车位上有障碍物而无法正常停泊,车主只能无奈离开。
东瓯智库创意产业园遭遇的停车困局正是我市停车供需矛盾的一个缩影。在全市范围内,不少繁华路段商业区、学校、医院、旧住宅区等区域车位规划都存在不足。据了解,2019年以来,市区机动车保有量年均增加4.04万辆,年均车位缺口0.96万个,截至2021年底,市区范围内车位总缺口数量高达25.09万个。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以及无障碍停车位的进一步投入,市民对车位供给也提出了新的个性化需求。
时代广场立体车库建成多年,利用率仍不高
在解决停车位紧张问题上,我市也做过诸多尝试。2012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实施“城市交通畅通工程”,要求制订市区停车泊位建设方案,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挖掘各类停车资源,加大地下空间资源开发,缓解城区停车难,新建社会公共停车泊位5000个。
位于市区时代广场的人本旭川智能停车库为2012年温州市政府交通畅通及停车泊位专项行动的重要项目,采用BT建设模式,总投资6000多万元,共25层5000个停车位,于2016年正式投入使用。
“现在停车的主要是附近的住户和工作人员,周末和节假日,停车库的使用率会相对高一些,总的算下来使用率大概在50%左右。”该立体停车库管理人员李经理介绍,针对临时车辆的收费标准与时代广场片区的其他停车场一样,前两个小时内收费均为10元,而年卡或月卡用户还可享受费用优惠。
然而,方便又优惠的停车服务并未受到众多车主的“青睐”。4月8日上午10时27分,记者看到,人本旭川智能停车库南3停车库的50个停车位,只有19个处于使用中,使用率不足40%。在时代广场上班的林女士向记者表示,她更倾向于将车停放在时代广场前的停车场,“我开的是越野车,车身比较大,再加上车技一般,所以觉得立体车库停起来不方便。”
代表声音
市人大代表、鹿城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贾焕翔
加快城区停车设施发展,实现有位有序停车
城市停车设施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保障,也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现阶段,城市停车问题其主要表现为车位供需矛盾突出、现有车位利用率不高、市场化进程滞后、治理水平不高等。
为此,我建议:一、加强整体规划,动态指导停车设施建设,通过深入挖掘现有用地潜力,补充停车设施,以满足基本停车需求和出行停车需求;二、完善设施用地政策,从新供地、既有用地两个层面创新停车设施土地供给措施和办法,深化“放管服”改革,健全市场定价机制,激发社会资本投资停车设施的积极性,促进市场化运作;三、加快数字停车发展,促进停车资源信息共享,加强设施建用管理、文明执法管理,实现集约发展;四、注重改革创新,通过金融创新、设备创新、治理创新,强化支撑保障。
市人大代表、浙江鸿鑫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时满
树立超前意识和创新意识,加快停车场建设
“停车难”正困扰着城市的交通及管理,也直接影响到市民的生活质量。特别是在市民生活比较集中的区域和政府部门周边,由于缺少停车场所,承载的停车压力越来越大。
针对相关问题,我建议:一是加强市区的公共交通建设,提升出行效率;二是加强我市的停车场规划工作,要树立超前意识和创新意识,加快停车场建设;三是单位停车场夜间开放;四是规范和加强停车管理,核定合理收费标准。
原标题:机动车保有量高,车位供给缺口巨大,温州市区停车难如何破解?
温报集团全媒体记者陈恩欣
实习生马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