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IT >

温州最早一批护士在何时出现?温州护理界三位“之最”还是一家人!

时间:2022-05-21 06:34:25       来源:温州网

每年的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

1912年,为纪念南丁格尔对护理工作做出的贡献,国际护士理事会将她的诞辰日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

温州最早一批护士在何时出现?他们又曾为温州做出了哪些贡献?在这个全世界护士的共同节日里,跟着三十六坊君一起来了解温州护士的历史。

西医入温

护士这个职业,是伴随着西医一起进入中国的。而首先将西方医学带入温州的,是传教士活动。

△苏慧廉

清光绪八年(1882),英国传教士苏慧廉(WilliamEdwardSoothill1861-1935)受英国偕我公会派遣,前往温州传教。来华之前,他曾接受短期医疗知识培训,以备对自身常见病的治疗,并自备了奎宁、阿司匹林、碘酒等常用药品,用于伤风感冒、疟疾、外伤的治疗。

来温州后,苏慧廉以医术带动传教,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一开始他创办了一所小诊所,靠一些常备药品和略微的医学知识,给人治疗疟疾、痢疾、肠炎、伤寒、感冒等常见病。苏慧廉在病人的强烈要求下还开展一些小手术,如拔牙、修正倒睫、睑内翻、脓肿切开引流等。在当时医疗资源匮乏的情况下,西药和手术的疗效受到民众的欢迎。

△定理医院落成后在医院门口的合影

苏慧廉便决心在温州开办医院。1893年,公会派霍厚福(AlfredHogg)来温任专职医师。霍厚福是科班出身的西医师,毕业于英国阿伯丁大学,接受过眼科、咽喉科训练,并在皇家眼科医院做临床助理。1897年,苏慧廉在约翰定理的捐助下,在墨池坊杨柳巷(现墨池小学内)创办定理医院。这是温州第一家、也是浙南地区首家西医医院。霍厚福医师担任院长,主持定理医院工作。当时这家小型医院主要工作是门诊治疗,另外也有男女病房,设置12张男病床、10张女病床,配有门诊部、药房、厕所、厨房等。

△白累德医院旧照

因规模较小无法容纳,在亨利·白累德(Henry·Blyth)的捐助下,苏慧廉又在温州创办规模更大的白累德医院。1906年1月30日,白累德医院在大简巷开业,原定理医院并入该院。新建医院由一幢主楼及东西两翼组成,宽敞整洁、医疗设施先进,硬件设施已经具备了现代医院的条件,这在晚清时期的浙南颇具示范意义。大儒孙诒让先生称之为“西医局”。

△施德福

1914年,英国人施德福医师接任白累德院长。他毕业于爱丁堡大学,曾获得热带病学博士学位,在温州从医35年,是位内外妇儿兼通的全科医师。老温州人都知道,在医院附近,有条叫“施公里”的小巷子,就是为了纪念这位英籍院长施德福。这也是旧时温州唯一一条以外国人姓氏命名的街巷。

据记载,白累德医院每天上午门诊,下午安排手术,门诊病例采用大本笔记簿,病史则以罗马字母拼写的温州方言记载。

△己巳春(1929),白累德医院全体欢送施院长,欢迎马院长,摄影纪念

从外国护士到本土护士

白累德医院创办初期,尚无专职护士,病房护理由30多名男女工友兼任。

△白累德医院大门

随着就医者接踵而至,医师疲于应诊,专业护士成为医院发展的必然需求。温州最早出现的护士来自英国,1922年,白累德医院迎来一位英籍护士裴悟;次年,又有英籍护士薛美德、任若兰来到温州。

随后,医院自己培养了护士杨美德、陈舜华、施子哲等,至此医院有了一支专职的护理队伍。

据记载,白累德医院开业后一年内就有12285人前来求医,住院病人有923人,手术321例,少量的护士对医院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创办护士职业学校

为解决护理人员缺乏的情况,白累德医院开始进行护理教育,培养护理人才。1929年夏,白累德医院创办白累德高级护士职业学校,校址设于海坛山南麓教会艺文学校(今温州第二中学)。这是温州第一所护士学校,温州真正意义上的护士行业从这里开始起步。

△温州白累德高级职业护士学校全体护士摄影

首任校长是来自英国的薛美德,她毕业于护理专业,曾在白累德医院担任护士长职务。

1933年7月,护士学校首届学生毕业,毕业生仅叶兰珍、陈舜华、朱德音、施子哲4人。这也是温州本土专业培养的第一批护士。

△白累德高级职业护士学校首期毕业生有叶兰珍、陈舜华、朱德音、施子哲。

1934年9月,针对当时产妇及婴儿在生产过程中死亡率高、产后护理落后等情况,白累德医院又创办白累德高级助产职业学校,培养助产人才。校长陈梅豪,学校与护士职业学校合署办学。首届毕业生也是4人,分别是陈玉兰、郑玉燕、周挺芳和吴丽华。截至1948年,护士职业学校共办16届,助产职业护士7届,合计培养护士、助产士150人。

这两所职业学校都是浙江省创办的早期医学院校之一。

1949年9月,原白累德医院所办的护士学校、助产学校,与瓯海医院、董若望医院所办的护校合并。不久,这所学校划归省立温州医院管理,更名为“省立温州医院附设高级医事职业学校”。1952年改名为“温州卫生学校”,校舍迁至谢池巷,后并入温州医科大学。1953年,温州市人民政府决定,白累德医院改名为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那时的护士不打针

△陈梅豪

值得一提的是,温州护理界最早的三位人物还是一家人:陈梅豪先生,白累德高级助产职业学校校长;朱德音,陈梅豪先生之妻,白累德高级护士职业学校首届毕业生;陈玉兰,陈梅豪的大女儿,白累德高级助产职业学校首届毕业生。

朱德音晚年曾回忆,1929年,她进入学校学习护理,课余时间在白累德医院里工作,满4年后才能毕业。很多同学半途而废,1933年毕业只有4人。1934年医院送她到上海学习产科技术。

朱德音回忆,那时的护理工作与现在不同,每天工作12个小时,一个普通病房里有34张病床,护士只有两三个。铺床、打扫卫生、给病人换药、擦身体、换衣服等等,上班时间里要一直在病人之间转悠,隔一会儿就要给病人搭脉,没有一点闲功夫。可是这么多活当中就是没有打针,因为打针是医生的事。

△护士文凭

参考材料:

《近代西方医学对温州医学发展的影响与启示》谢红莉瞿佳

《温州最早的护士》任言 原载《温州商报》

《温州近代史》胡珠生

《温州老照片》黄瑞庚

《“老二医”的回忆》伊凡、冷暖原载《温州晚报》

温州市中心医院官网

关键词: 职业学校 护士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