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一直以来,人们对乡村舞台的演出水准,对乡村文化服务的标准,似乎都不会有过高要求。
近日,瓯海区启动新一轮的乡村艺术团“一月一主题”文艺演出与“文化走亲”活动,“喜迎二十大共走富裕路”活动走进瓯海区各镇街文化阵地。
记者发现,瓯海乡村舞台的作品正逐渐告别专业演出的“简易版”,乡村艺术团的文化服务产品与水准越来越“不打折扣”。
在瓯海,活跃着117支乡村艺术团。近年来,这些由百姓唱主角的文化队伍,在潜移默化中不断丰富和提升着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推动着乡风文明建设,让美丽乡村更具魅力,也给乡村振兴带来持久动力。
“联盟化”发展
搭建乡村文艺共富平台
吉他弹唱、非洲鼓、萨克斯、越剧、三句半……各支乡村艺术团各展所长,表演形式丰富,演出贴近生活,台上演得尽兴,台下看得开心。
在位于潘桥的“瓯海乡村艺术团大本营”,每月2期的交流分享会,已雷打不动坚持了5年。
“这里是整个瓯海区乡村艺术团集中展示风采、培育精品节目、进行业务培训和人才管理及人才输出的大本营。”瓯海区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自瓯海区创新“单独组建、连片组团”模式实现乡村艺术团全区域覆盖后,率全市之先创设“乡村艺术团大本营”作为艺术团管理服务的总枢纽,实现统一孵化、统一管理。
5年来,瓯海全区13个街镇的117支艺术团5000多名团员,定期分批在“乡村艺术团大本营”参加技艺培训、切磋技艺、交流经验与情感,逐渐凝聚成为一个“大家庭”。一批又一批原创节目自这里诞生,走进各地文化阵地。
在此基础上,瓯海区还成立了全市首家“乡村艺术团联合会”,成功构建艺术团+总团+大本营+联合会的四级组织新架构,以理事会的方式,实现全区一盘棋,推动履行社会责任、统筹社团资源。
“专业化”培育
提升乡村文艺服务水平
“乡村艺术团刚组建的时候,排练、表演都比较随意,节目质量不高。为此,我们通过选派文化馆业务干部开展定点指导,同时委托第三方机构为乡村艺术团购买师资服务,双管齐下,来提高乡村艺术团服务质量。”
据瓯海区文化馆相关负责人介绍,瓯海区聚合13家区域知名综合艺术培训机构力量,按“点单需求”提供统一规范的业务指导、管理培训和服务配送。目前,全区已累计投入专项资金500万元,年均开展培训1600场。
因此,瓯海区乡村艺术团招揽来了一批批热爱文艺的年轻成员,也催生了《全村的希望》《逆行》等一批朗朗上口、老百姓喜欢的原创佳作。
如今,瓯海乡村文艺正向更高的台阶迈进!去年年底,瓯海与温州大学音乐学院开展校地合作模式,在瓯海山根音乐小村,为乡村艺术团量身打造培训基地、配备“校地合作师资团”,将艺术团业务培训与院校教学活动紧密结合。前不久,作为瓯海民乐团B团分支向公众亮相的“瓯海乡村民乐团”,正是本次校地合作的成果。
“自主化”参与
释放基层文艺活力
从隆冬到盛夏,悠闲坐在文化礼堂等文化空间,观看一场由乡邻乡亲带来的文艺演出,已成为瓯海区居民的惯常选择。
通过“一月一主题”“文化走亲”等载体,瓯海区将乡村文艺与中心工作宣传有机结合,累计开展各类主题宣传巡演1000多场,文化走亲78场;同时,艺术团还参与志愿活动1000多场,志愿服务时长达105万小时,惠及群众超过15万人次。
“我的舞台我做主”成为瓯海乡村艺术团的鲜明气质和形象名片。而旺盛的创作积极性和服务热情的背后,运作着一套“星级评定”机制。据悉,目前瓯海乡村艺术团已承接政府购买文化服务12000单、累计金额超240万元,年均开展文化培训3000课时。
“通过综合与科学量化艺术团文艺水准对各队伍进行评级,获星级的团队可在全区文化惠民接受点单,为群众提供文化服务。”瓯海乡村艺术团“全村的希望”乐队主唱高翔说,这不仅让成员们有了进一步提升自我水平的动力,也提升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自主性,增加了助力家乡文化建设的参与感、获得感。
从“分散”到“联合”,从“业余”到“专业”,从“输血”到“造血”。瓯海乡村艺术团以一套组合拳打破了以往“政府包揽”的服务格局,走出一条乡村艺术团壮大发展之路。
瓯海区乡村艺术团,描绘出一幅文化繁荣助力乡村共富的美好新图景。
原标题:瓯海乡村艺术团持续蜕变
点亮乡村文化共富新图景
记者程潇潇
关键词: 一月一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