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4日,在弹窗广告发明20年之后,一名自称是“弹窗广告”发明者的人——Ethan Zuckerman,发表了一篇文章。
他在文章中探讨了互联网广告的商业模式,也为自己创造出弹窗广告这一互联网毒瘤而反思: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我们创造出了最令人憎恨的一种广告工具:弹窗广告。”
但同时他也为自己的发明提供了解释,“我很抱歉,我们的本意是好的。”
据他所说,最开始设计弹窗广告,只是为了让广告更贴合用户的喜好,同时避免广告恰好与页面内容产生化学反应的小尴尬。
然而时间再次过去了8年,没有人关心弹窗广告的诞生是否出于好意,大家对这玩意依旧深恶痛绝。
因为弹窗广告依旧在荼毒全球的互联网世界,甚至还将触手不断伸向新的领域——智能车机。
(图上的这辆车是一汽大众ID.6Crozz)
这些年,随着车机屏幕的尺寸越来越大,数量越来越多,很多人开始质疑“这么大的车机屏幕是否必要”的同时,也在隐隐担心,广告会不会出现在这上面。
根据墨菲定律的发现: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所以,当事情真正发生的时候,大家在气愤之余,又有种“另一只靴”终于落下的感觉。
只是没想到,第一个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弹出广告的,居然是合资车企一汽大众。
而且大众被爆出来弹广告没几天,奔驰同样被爆出来EQE车型也存在弹窗广告。
01. 不该来的终于来了
人们对一汽大众的车上发现弹窗广告还有点惊讶,或许是认为老牌的合资车企应该多少还存点“良心”。
此前,在广大用户心目中,首先在车机屏幕里加入广告的会是国内互联网公司,而嫌疑最大的莫过于正式宣布造车的小米。
因为小米手机向来以系统自带广告而“闻名”,已经到了网上随手一搜就是各种“如何关闭小米系统广告”文章的程度。
当年云米冰箱强制播放广告的事,在全网也是喜提一片负面舆论。
这份势把广告推送贯穿到所有生态产品中的“光荣传统”,似乎没可能在汽车上例外。
昨天网传小米工程车下线,我们发了篇文章《独家|小米汽车真要来了?!我潜入小米工厂帮你看了看……》,评论区大家除了讨论过去买的小米质量好坏之外,还有一个讨论比较多的话题就是“广告在哪里关闭”……
然而,小米的车到底还没有造出来,现在谈小米是否会把广告带到车机上还为时尚早。行业内的其他公司,却是真真切切已经在边缘试探了。
2021年2月,长城旗下的哈弗品牌,车内中控屏在启动后自动播放了一则广告;
没过一年,2022年1月,长城旗下另一品牌,还是号称高端的魏牌摩卡车型,也被爆料在中控屏上出现了开机广告。
除了长城,蔚来也曾被卷入到“车机屏幕弹广告”的纷争。
虽然经过一番拉扯,事情最终被认定为“业务通知推送”,且需要点击好几下才能看得到,而非“广告推送”,但我们依然可以体会到,大家对广告推送毫不掩饰的厌恶。
至于为什么用户对车机屏幕被用来推送广告这事这么反感,除了“苦广告久矣”的愤怒,还有对这种行为可能造成严重安全隐患的担忧。
正如一则对于这次大众车机屏幕弹出广告的新闻评论,“这不是要钱是要命。”
任何一个会开车的人都能想象,在自己开车的时候,导航却突然弹出一则占据了小半个屏幕的广告,这种百分百会分散司机注意力的状况有多危险。
轻则操作失误,重则发生事故。
而一旦发生事故,基本也可以预测是需要司机担全责了。
毕竟近两年行业内关于辅助驾驶事故的讨论,已经给广大车主都做了科普,凡是L2级辅助驾驶下出现的交通事故,担责主体都是驾驶员而非辅助驾驶系统或车企。
所以,弹窗广告进入车机屏幕,要远比现在的手机、电脑、电视、电梯等广告性质更加恶劣,无怪乎用户都一致反对弹窗广告进入车机屏幕。
02. 为什么盯上了车机广告?
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太空飞船上的一位宇航员,一边吃饭一边打开手边的平板电脑,平板电脑上正在播放的是地球上BBC制作的新闻……
这部1968年上映的科幻电影,不仅在影史上地位卓然,更为难得的是在科学设定上十分考究,以至于准确预测出了不少科技成果,比如已经被广泛使用的平板电脑。
无人机、VR设备、自动驾驶汽车、元宇宙,其他科幻作品里的黑科技,也逐渐从科幻世界中走向了真实。
我们如今的生活,可以说是越来越科幻了。
但就像《2001太空漫游》并没有展示出,平板电脑也会面临着软件兼容性不足的细节问题,自动驾驶如何商业化落地、智能汽车怎么走向智能这种“发展中”问题,也几乎没有在其他的科幻作品中出现过。
这就让正在处于变革中的我们,多少感受到一些无措了。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都在追求着智能化,而车机屏幕,则承担了绝大多数用户可感知到的智能化功能。
于是车机屏幕做得越来越大,但也随之出现了另一个问题,真的是用户需要它越来越大吗?
恐怕更多的是车企需要它越来越大。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越大的屏幕可以承载越丰富的娱乐功能,将来可供挖掘的付费渠道也就越多,就像手机一样。
(手机都卷出“卷轴屏”了)
要知道,现在市面上的造车新势力,有一个算一个,全部在亏。刚刚上市港股的零跑汽车,更是亏了50亿,而且股票也一路在跌。
而转型做新能源汽车的传统车企,盈利能力也不怎么乐观,别说跟上游锂业公司比,跟宁德时代比起来利率都差了一大截。
车机屏幕这么明显的一个流量入口,任何一家车企都不会放过这一载体所能开发出的商业价值。
但如果大家觉得车企只把手伸向了广告盈利这一点,那就有点“把路走窄了”,真正的大头并不在这里。
现在车企都喜欢提的“灵魂论”,也就是“软件定义汽车”,其中软件主要指的就是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
这两样“黑科技”不像是硬件里的电池或发动机,可以直接放在整车的售价里让消费者一次性买断,而是属于长期服务,依赖于后期的OTA升级。
这部分既需要前期大量投入,又需要后期不断维护的长期支出,是造车成本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为了填这个永无止境的无底洞,很多车企已经开始推出“订阅制”服务了。
最典型的莫过于特斯拉。
2021年7月,特斯拉正式在美国推出FSD辅助驾驶订阅包,每月199美元。此前的用户购买FSD服务只能选择一次性支付1万美元。
按特斯拉的说法,推出订阅服务可以让自己获得持续性收入,也可以吸引到更多对辅助驾驶功能感兴趣的用户。
如果说,像特斯拉这种为自动驾驶付费的服务,还能够让人理解和接受,那宝马18美元/月解锁座椅加热功能、奔驰4998元/年享有后轮转向功能的“新打法”,就让人明显感到不适了。
因为不同于自动驾驶服务,座椅加热和后轮转向等功能的硬件,在生产的时候就已经装在汽车里了,后续解锁相当于是买了个开关。
“明明我买了整辆车,但车上的功能却不是全部对我开放,那我何必要为承载这项功能的硬件付费呢?”我想这是大多数人的共同想法。
03. 或许该警惕的是.....
科技的进步并不只带来好处和便利,也伴随着更大的危害和破坏性,这是一柄双刃剑。
人们一边在享受着史无前例的信息盛宴,一边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在意自己的个人隐私。
赛博朋克世界观不断吸引着大众的关注,证明愈加发达的信息技术正加剧着人们对遭到反噬的担忧。
(赛博朋克2077)
更可怕的是,我们现在引以为傲的便捷生活,是以让渡自己的一部分隐私和边界为代价的,而这种转变从来不是什么剧烈的变化,而是看似毫无威胁的温水煮青蛙。
现在无孔不入的广告,其实最开始也只不过是一串代码;
一个成为无数人噩梦的功能,最初发明的时候,很可能也只是出于开发者的好意,就像开篇时提到的弹窗广告发明者。
最近我看的一部国产动画《黑门》,剧情中讨论了一个科幻概念——“蜂群思维”。
“蜂群思维”出自凯文·凯利的《失控》一书,张小龙(做出微信的那个人)就十分推崇这本书,曾说过如果一个大学生看完了这本书,“我肯定就录用他”。
动画借用“蜂群思维”二创出了一个新概念“蜂群症”,并借反派的口说了出来:思想高度统一,个体完全独立。
反派角色还亲自做了个实验展示了一下“蜂群症”带来的好处。原本需要大算力计算机才能推算出的工程结果,却在“蜂群症”的影响下,由他和几名普通工程人员通过人工计算完成了。
随后,反派还激动地畅享了一下未来,“蜂群思维所产生的超意识让每个人都能成为天才……年轻人不必再花宝贵的青春,去学习几十年的基础理论才能开始创造,每个平凡的大脑都能变成珍贵的资源,在短时间内解决所有问题。”
最后一句话总结,这是“技术飞升”,“我们,已经迈上了人类进化的新起点。”
心动吗?反正当时这一段的弹幕全是“心动了”。
但是仔细想想,如果“蜂群症”真的掌控了全人类,代价是什么?
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天才,而是每个人都会成为耗材。
就像蚁群中得到所有蚂蚁供应的,是蚁后,而群体中占绝大多数的,是生来只有“工作”一件事的工蚁。
更何况,人类社会的许多突破是从失误和意外中获得的,如果实现了“思想高度统一”,又是不是会把人类发展的多样性全部堵死呢?
这个问题,暂且留给真正做研究的科学家去思考,我想说的,是警惕一切用“好意”包装起来的新技术。
我们当然该拥抱变化,拥抱新事物,但所有的技术都应该得到恰当的控制。
技术本身没有好坏,让其产生不同影响和作用的,是人的使用。
04. 写在最后
用于镇痛作用的吗啡是医疗神器,不受控制的滥用就是臭名昭著的毒品海洛因。
还处于发展期的新能源汽车领域,也是一样。
持续被新技术加成的智能座舱,给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也面临着如何规范利用的新难题。
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不该是没有底线的为盈利而损失用户的利益,让企业和用户实现双赢才是创新的真正意义。
当然,这不只是车企和用户的责任,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府监管也得跟上。
9月,国家网信办、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已经联合发布《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管理规定》,该规定将于2022年9月30日起施行。
针对互联网弹窗消息带来的问题,已经在治理的路上了,希望当广告真正大规模来到车机系统时,能够以合规矩的姿态跟用户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