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首届“IPv6技术应用创新大赛”在北京正式启动。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指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发展IPv6对促进互联网演进升级,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持续开展“IPv6网络就绪”“IPv6端到端贯通”“IPv6流量提升”等系列专项工作,推动我国IPv6规模部署实现跨越式发展。我国IPv6“高速公路”全面建成,信息基础设施IPv6服务能力已基本具备。IPv6创新发展“基础在部署,关键在应用”,谢存对下一步IPv6工作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夯实基础,提升服务能力,协同推进云、管、端、用等各环节IPv6深化改造;二是深化应用,赋能行业发展,鼓励信息通信行业与金融、教育、医疗、能源等行业更广泛、更深入地开展IPv6协同创新;三是创新突破,完善产业生态,提升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加强IPv6技术、标准、产业等多层面的国际合作,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张鹏指出,当前IPv6发展规模效应持续显现,网络流量不断提升,服务性能持续提高,用户体验不断改善,但也应该看到IPv6发展创新的内生动力还不够强,瓶颈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本次大赛为政产学研用各方搭建了一个成果展示、交流合作的平台,有助于凝聚各界的共识,激发创新活力,推动IPv6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张鹏就IPv6技术应用创新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突出创新引领,不断展现IPv6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试点城市和试点单位的积极性,聚焦重点领域,优先方向和瓶颈问题,探索IPv6全链条、全业务、全场景部署和创新应用,以点促面,推动形成创新引领,高效协同的自驱性发展态势;二是深化融合应用,积极构建产业生态,要深化IPv6在千行百业的融合应用,推动重点领域全面支持IPv6,这次大赛涵盖了经济社会的主要领域,也将拓展IPv6在数字政府、智慧教育、工业制造、智能家居等方方面面的应用场景,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带动产业生态建设;三是加强宣传推广,促进行业交流合作,期待大赛能够发挥好平台作用,鼓励各地方、行业结合产业结构特点,深化探索打造特色应用,助力行业和地方的经济社会转型升级。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副司长舒华表示,数字教育是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把教育数字化融入到国家数字化发展的战略大局,启动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开通上线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2021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加强教育系统信息网络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IPv6等新一代网络技术的规模部署和应用。近几年教育系统围绕IPv6关键技术加强集中攻关,在真实源地址认证、下一代互联网过渡技术等技术方面实现突破,获批IETF国际标准近30项,纯IPv6主干网完成扩容升级,未来互联网试验设施FITI建设完成,开展下一代互联网技术与应用创新项目近700项,举办五届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创新大赛,取得创新成果超500项。今年,教育部正式将大赛纳入首届IPv6技术应用创新大赛科教赛道,借此机会提两点建议,一是加强IPv6关键技术攻关,破解难题,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育复合型人才;二是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探索基于IPv6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推进教育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发表题为《IPv6技术与应用创新》的主题演讲,分享了IPv6发展从IPv4向IPv6加速过渡、从双栈向IPv6单栈发展、从IPv6向IPv6+发展的三大趋势,对IPv6+带来的应用感知、随流检测、分段路由、确定性网络等技术升级进行详细的解读,并对IPv6+技术在各行业、领域的创新应用场景进行了展望。
在活动上,来自电信、教育、政务、金融、能源等行业代表,联合发起倡议,共同呼吁积极参与IPv6技术应用创新大赛,加快IPv6技术演进、网络建设和应用创新,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网络强国建设。
本次大赛以“极致创新、万物智联”为主题,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上海市通信管理局、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共上海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共同主办。大赛共设置7个专题,包括辅政、兴业、惠民、科教4个领域赛道和安全、信息基础设施、APP&终端3个通用赛题。大赛将经过地方赛,遴选出优秀项目参加今年11月在上海举办的总决赛。